您目前的位置 : 首页 >> 方言大全 >> 正文

今年北京交通工作剑指拥堵地面公交网络大调整

日期:2015-12-7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
随着中心城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基本形成,本市公共交通迎來新一轮变革发展机遇期。昨天,全市排堵保畅工作电视电话会透露,2013年北京交通工作剑指“拥堵”,地面公交网络面临“大调整”:將打造由“轨道交通+公交快线”构成的600公里以上公交快速通勤网,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;公交出行比例力争实现46%,中心城交通指数控制在5.0左右(轻度拥堵)。

【地上】

打造“四专用、三放射、两环、一横”公交快线网络

本市“铺设”600公里以上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网络,將着力在“四专用、三放射、两环、一横”上下功夫,即提高四条大容量快速公交专用线路通行能力;借鉴京通路模式,建设京开高速、京藏高速放射线公交通勤走廊;根据道路、客流等条件分段施划公交专用道,推进三环路、四环路快速公交环线建设;將大容量公交车型向快速公交通勤线路倾斜,依托公交专用道和大容量公交车辆,建成長安街快速通勤线路。

更多的公交专用道將出现在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和常发拥堵路段。交通部门將加快设置公交优先通行信号,保障路权优先。公交站牌、手机、网络等载体,將实现动态到站情况预报。为方便驾车市民换乘公交,四环路外轨道交通站点和放射线公交专用道远端力争建成1万个车位以上的驻车换乘停车设施,吸引小客车在中心城外围换乘。

【地下】

22.8公里轨道交通新线开通

作为快速通勤网的骨骼,地铁网络今年將继续织密。14号线西段、8号线二期南段、10号线二期剩余区段、昌平线与8号线联络线22.8公里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试运营,轨道交通网络扩充到465公里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地铁將來將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走廊。市交通委今年將提升轨道线路間换乘效率,借鉴国际大城市经验,逐步推进既有轨道线路与周边客流集中场所的连接通道建设,实现大客流地下快速疏散。年内,2处试点工程將启动,交通部门將在總结经验的基础上,逐步在全市轨道交通内推广。

同时,本市將降低线路满载率,增设地铁1、2号线等既有线路电扶梯设备,推进东直门枢纽城市值机系统建设。

【社区】

大幅增开“袖珍公交”、社区通勤快车

今年,本市將构建地面公交线网格局,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路80条以上。除服务快速公交通勤网络的线路外,新开线路原则不超过20公里,同时截短超長线路、削减重复线路、调整市郊线路。为连接“最后一公里”,將配置单机车和小型公交车,大幅增开连接社区和地铁、公交车站的“袖珍公交”线路。继续开行社区通勤快车,研究开通公交商务巴士,提供更为快捷、舒适的高端公交服务,吸引私家车主和商务人士选择出行。

【打车】

提前4小时可电话约出租

本市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,保证高峰时段出车率,推广电话叫车服务模式,推行4小时预约承诺机制。完善机场、火车站常态运输和应急保障机制,组建出租车保点运输车队,在客流密集点增设一批出租汽车调度站和扬招点。完善联合执法机制,重拳治理拒载、议价等嚴重违法行为和“黑车”打击力度,及时处理反映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诉,维护乘客利益。

【停车】

城六区新建4万个停车位

今年,本市將持续增加停车设施供给,在城六区新建4万个以上居住区停车位;在五棵松、南锣鼓巷、动物园等处建设停车楼,探索建设管理一体化模式,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。

一批既有停车资源有望盘活。本市將统筹使用社会停车资源,制定出台错时停车鼓励办法,实现新增错时停车位2万个;以核心区为试点,在居住区周边增加施划夜間临时占道停车位,满足居民夜間驻车需求。

本市还將创新停车管理模式,建立“一位一编号”的停车管理动态数据库,初步构建城六区停车网格化管理框架。推广停车自治管理模式,规范占道停车经营管理,完善准入退出机制,拓展停车电子收费和动态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,建成一批停车示范街区。

【疏堵】

疏通120处老堵点

建成100公里城市次支路和微循环系统

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,今年本市將“建成一批”,力争实现京新高速、京昆高速、梅市口西延、京周公路新线、大灰厂东路、广渠路二期、京良路、万寿路南延、马家堡西路南延等重点工程建成通车;全面完成“7·21”水毁设施恢复重建工程。“推进一批”,积极推进国道110二期、111二期等工程建设。“开工一批”,加快推进長安街西延、上庄路南延、环首都大外环公路和苹果园交通枢纽前期工作,实现年内开工建设。“储备一批”,提前做好新机场、丰台火车站配套交通设施和兴延路、姚家园路等项目储备力度,及时列入计划安排。

120处老堵点也將疏通。交通部门透露,今年疏堵工程主要位于快速通勤网上,包括100公里城市次支路和微循环系统。同时,一批自行车示范街区也將亮相,解决自行车道步行道连续性差、被占压和机非混行等问题。

【智能化】

升级交通指数发布系统

今年,本市还將在提高智能化水平上下功夫。一方面,完善综合交通监测调度指挥体系,推进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二期工程,建设城六区分中心,实现与民航、铁路的协调联动,通过资源整合和扩展应用,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和信息服务。推进“排堵保畅”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建设,升级交通指数发布系统,整合交通运行监测数据,服务交通运行分析决策。完成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工程建设,满足新建线路纳入网络化运营调度指挥需求。

另一方面,健全路网运行智能管理系统。继续扩建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,拓展服务范围。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建设,年内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。整合完善城市道路和公路信息系统,统一路网管理、设施养护和应急处置。做好物联网示范应用,为极端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提供有效服务,提高突发事件应對能力。同时,推进交通行业节能减排。

回眸

5年,公交出行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

为解决拥堵难题,最近5年,本市实施低票价等一系列措施,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。数据显示,2012年公共(电)汽车日均客运量达1394万人次,比2007年增長20.7%;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673万人次,增長276%,公交出行比例由五年前的34.4%上升至去年的44%,中心城交通指数由7.3下降到5.2,从中度拥堵变为轻度拥堵。

5年交通投资3300亿元

五年來,本市固定资产投资中交通投资占比达到13%,累计完成3300亿元。先后建成了4号线、6号线、8号线、9号线等中心城线路和15号线、大兴线、房山线等新城线路,运营线路达到16条442公里,轨道网络格局初步形成,基本覆盖重要功能区、大型居住区、郊区新城等区域,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首选。

此外,蒲黄榆路、阜石路、西六环路、京承高速、四惠枢纽等重点交通设施建成,以及微循环道路建设加快,467项市区疏堵工程完成,使得设施承载能力稳步提高。

交通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,极大增强了交通服务保障能力。现在,全市年客运量由2007年的58亿人次增長到2012年的88.5亿人次,营业性货物运输周转量由79亿吨公里增長到140亿吨公里。

两年净增小客车数量不及2010全年一半

2011年對小客车实施總量调控以來,本市净增小客车39万辆,不到2010年全年的一半,机动车快速增長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。

同时,由于实施错时上下班、机动车工作日区域尾号限行、早晚高峰时段禁止非本市客车进入五环路、全天禁止货车进入五环路内等措施,小客车總量控制成果不断巩固。五年中通过调整重点区域的停车收费价格,开展规范服务和秩序整治行动,多措并举增加居住区停车设施供给,“以静制动”也初见成效。市民出行方式发生积极变化,小客车出行比例连续两年下降。12下一页阅读全文

友情链接:

潜形谲迹网 | 脖子怕冷 | 北京香水小样批发 | 湖光山舍田园农庄 | 另类女神 | 上海企业班车租赁 | 香港恒隆广场